羅浮宮的《里奧納多‧達文西》展覽
2019 年 10 月 24 日至 2020 年 2 月 24 日,羅浮宮在里奧納多‧達文西逝世 500 周年之際為其舉辦大型回顧展:Léonard de Vinci, à l'occasion du 500e anniversaire de sa mort。這個展覽讓觀眾(重新)認識羅浮宮收藏的這位義大利大師的傑出繪畫和素描作品,藉機展示雲集一批卓越的展品。
《20 年,布朗利河岸博物館的購藏》
2019 年 9 月 24 日至 2020 年 1 月 26 日
博物館如何購買作品入藏?博物館為什麼要補充館藏以及它們如何選擇藏品?在布朗利河岸博物館(musée Branly)開放 20 周年時,這個歷史之地向大眾敞開門,讓大家走入幕後以便瞭解博物館的運作機制,以及藏品增值在保護法國遺產領域的重要性。這個展覽是個關於振興的承諾,顯示博物館藏品的活力以及永恆的變化。
- “20 ans, les acquisitions du musée du Quai Branly - Jacques Chirac” (外部連結)
大皇宮的《艾爾.葛雷柯回顧展》
2019 年 10 月 16 日至 2020 年 2 月 10 日,大皇宮(Grand Palais)為人稱「艾爾.葛雷柯」(El Greco)的多明尼克•希奧托科普洛斯(Domenico Theotokopoulos)舉辦回顧展。這是法國首次為葛雷柯舉辦如此大規模的展覽,值得您在今秋前往參觀!
- Greco, la rétrospective - Grand Palais Paris (外部連結)
奧賽美術館《竇加與歌劇院》展覽
2019 年 9 月 24 日至 2020 年 1 月 19 日
在竇加(Degas)的整個繪畫生涯中,即:從 1860 年代的創作初期到 1900 年後的最後創作期,竇加都將歌劇院當作自己工作的中心地,當成「他的房間」。他探索歌劇院的不同場所,例如:演出大廳和舞臺、演員化妝室、演員上場前的準備廳、舞蹈排練廳,他喜歡置身於這些場所的人們:女舞蹈演員、歌唱演員、管弦樂隊的樂手、觀眾、身穿黑色燕尾服出沒於後臺的常客。這個封閉的天地是個有無窮故事可能性的小世界,竇加在此進行了各種創作實驗:增加觀察角度、對比照明、研究動作以及手勢的精確性。
- “Degas et l’Opéra” - musée d’Orsay (外部連結)
凡爾賽宮舉辦《1867 年─1937 年復興的凡爾賽宮》展覽
2019 年 11 月 19 日至 2020 年 3 月 15 日
這個回顧展向凡爾賽宮這個權力之地致敬,在幾個世紀中,這裡曾是貴族與知名藝術家出入場所,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就曾經在此居住過。凡爾賽宮是慶典舉辦地,許多歷史名人曾造訪過這裡,例如:非常崇拜瑪麗.安托瓦內特(Marie Antoinette)的歐吉妮皇后(L’impératrice Eugénie),以及曾經在 1855 年到訪的維多利亞女王(reine Victoria)。凡爾賽宮曾影響過整個歷史主義畫派,此次《1867 年-1937 年復興的凡爾賽宮》(Versailles Revival 1867-1937)展覽上的畫作就展示並且理想化描繪了凡爾賽宮的所有場景。
羅浮宮的《藝術家畫像》展覽
2019 年 9 月 25 日至 2020 年 6 月 29 日
這個名為《藝術家畫像》(Figure d’artiste)的展覽在羅浮宮的小畫廊(Petite Galerie)舉辦,它隸屬羅浮宮,為文藝復興時期一批偉大藝術家舉辦的回顧展的一部分,這些藝術家尤其包括:達文西(De Vinci)、多那太羅(Donatello)、米開朗基羅(Michel Ange)。如同畫家的簽名或者自畫像一樣,在歷史中留下畫家的肖像也是對畫家的某種認可以及對作品真偽的鑒定。
- “Figure d’artiste” - musée du Louvre (外部連結)
巴黎現代藝術館《肢體動作製造—漢斯.哈同》
2019 年 10 月 11 日至 2020 年 3 月 1 日
這個展覽重點在於展現實驗如何將冒險和意外置於藝術家哈同的工作中心。還有誰比漢斯.哈同(Hans Hartung)能夠更好地代表這種創作的自由?他是抽象主義的先驅,曾經長期徘徊於立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邊緣。這個回顧展透過 300 件作品展示哈同的創作方法,其與眾不同之處在於:質疑真實性、調整畫面、攝影、擴大畫幅、重複,以及對自己的眾多作品原樣複製。
- “La fabrique du geste - Hans Hartung” - Musée d’Art Moderne (外部連結)
《土魯斯-洛特雷克,絕對現代》
2019 年 10 月 9 日至 2020 年 1 月 27 日
法國為亨利.德.土魯斯-洛特雷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舉辦的最近一個回顧展是在 1992 年,之後,多個展覽都曾經探索過這位藝術家的作品與「蒙馬特爾文化」之間的聯繫。此次在大皇宮(Grand Palais)舉辦的土魯斯-洛特雷克畫展希望推翻以上這種片面的認識,透過約 200 件作品來展示畫家土魯斯-洛特雷克的獨特性。
- “Toulouse-Lautrec, résolument moderne” - Grand Palais
龐畢度中心《文學中的培根》展覽
2019 年 9 月 11 日至 2020 年 1 月 21 日
龐畢度中心(Centre Pompidou)繼續回顧 20 世紀的重要作品,這一次是為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舉辦一場大型展覽。這個展覽名為《文學中的培根》(Bacon en toutes lettres),它佔據 6 個展廳,以畫家培根的靈感源泉——文學為主題布展。許多作家都曾經為培根帶來創作靈感,例如:艾斯奇勒斯(Eschyle)、尼采(Nietzsche)、巴代伊(Bataille)、勒西斯(Leiris)、康拉德(Conrad)、艾略特(Eliot),展廳裡有人以法文和英文高聲朗讀這些作家的作品。這些作家都具有相同的與道德無關的現實主義世界觀,摒棄理想化的藝術方法。
- “Bacon en toutes lettres” - Centre Pompidou (外部連結)
奧賽美術館《詹姆斯·迪索(1836-1902)》
2020 年 3 月 24 日至 7 月 19 日
詹姆斯•迪索(James Tissot)是傑克·約瑟夫·迪索(Jacques Joseph Tissot)的筆名,他是 19 世紀後半期的一位重要的藝術家,兼具矛盾與令人著迷的特點。自從 1985 年在小皇宮(Petit Palais)舉辦的迪索畫展之後,這個在奧賽美術館舉辦的展覽是首個在巴黎為其舉辦的回顧展。詹姆斯•迪索於 1850 年代末期在巴黎開始學畫,那個時代受到波特萊爾(Baudelaire)、馬奈(Manet)、竇加(Degas)的影響。迪索集中精力描繪巴黎的女性,並且探索神秘和宗教主題。他尤其還創作了數百幅《聖經》插畫,這些插畫在 19 世紀末造就了他的聲譽。
- James Tissot - musée d’Orsay (外部連結)
人類博物館《我食故我在》展覽
2019 年 10 月 16 日至 2020 年 6 月 1 日
告訴我你吃什麼,我就能說出你是誰。這就是人類博物館透過這個講述食物的展覽希望帶給觀眾的答案。這個展覽回顧人類在不同時期以及文化中的這項維持生命必需的需求,它受到信仰、倫理以及氣候的影響。因此可以從社會、文化以及歷史的角度探討食物。食物有屬性嗎?為什麼有些食物被禁止食用?哪些食物的生產和消費目前被認為是對人類健康以及地球有害?這個展覽以跨學科的方式探索以上所有問題,呼應一些社會辯論以及飲食習慣的改變。
探索發現宮的《愛》
2019 年 10 月 8 日至 2020 年 8 月 30 日
從藝術中的愛到網路中的愛,還有愛的見證以及愛的藝術,探索發現宮(Palais de la découverte)透過「眷戀」和「科學」兩個展廊回顧愛這種情感,從而嘗試闡明愛的秘密。本次展覽是各位策展人借助詩作、語義場、內容以及不同場景展示的一篇科學演講的片段,是對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的致敬。這些元素足以取悅浪漫之人。
路易.威登基金會《夏洛特.貝里安(1903-1999)的新世界》
2019 年 10 月 2 日至 2020 年 2 月 24 日
這是個適合設計與雕塑迷們參觀的展覽:它由路易.威登基金會(Fondation Louis Vuitton)在紀念夏洛特.貝里安(Charlotte Perriand)逝世 20 周年推出,夏洛特.貝里安是 20 世紀最偉大的女性設計師之一。雖然人們長期以來只有在談到柯比意(Le Corbusier)時才提及夏洛特.貝里安,但是她卻是那位在 1930 年就為空間佈置帶來變革的建築師和設計師,這項變革中包括開放式廚房和 loft 空間。夏洛特.貝里安深受地方建築傳統的影響,例如:日本和越南的木傢俱,她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都與這些傳統緊密聯繫。展覽的 200 件造型藝術作品都受到日本與巴西習俗的影響。
- “Le monde nouveau de Charlotte Perriand 1903 - 1999” - Fondation Louis Vuitton
巴黎的盧森堡博物館《英國繪畫的黃金時期》展覽
2019 年 9 月 11 日至 2020 年 2 月 16 日
盧森堡博物館(Musée du Luxembourg)在這新的一年為英國繪畫大師們舉辦一場展覽。展覽首先從英國畫壇的先驅們開始,例如:雷諾茲(Reynolds)和庚斯博羅(Gainsborough),之後展覽的則是他們的弟子或者競爭者的作品,例如:約翰.霍普(John Hopper)、威廉.比奇(William Beechey)、湯馬士·勞倫斯(Thomas Lawrence)。本次回顧展重點展示的是風景畫以及關於家庭、親屬關係、童真的主題畫作。展覽最後部分展示的畫作涉及野性自然風景、時代政治人物以及取材於《聖經》等故事的人像,人們在這個部分將欣賞到以下畫家的作品:喬治.史塔布斯(George Stubbs)、喬治·摩蘭(George Morland)、亨利.菲斯利(Henri Fuseli)、約翰.馬丁(John Martin)。
- “L’âge d’or de la peinture anglaise” - musée du Luxembourg Paris (外部連結)
瑪摩丹美術館《泰森/莫內:出乎意料的對話》展覽
2019 年 10 月 22 日至 2020 年 3 月 1 日
瑪摩丹美術館(Marmottan Monet)每個季度都會邀請一位當代藝術家根據博物館的常設展覽藏品進行創作。此次受邀的是「藝術機械」(The Art Machine)的發明者凱思·泰森(Keith Tyson),這個互動式回顧展的兩方分別是熱愛光線的莫內和對科學著迷的凱思·泰森。凱思·泰森以大師莫內的作品《歐洲橋,聖拉札爾火車站》為主題進行創作,體現兩位藝術家在詮釋時間、空間以及光線時運用的兩種方式。凱思·泰森對於光線以及光線如何在其作品中體現時間維度有一種執著。兩位藝術家都對科學以及他們在藝術中採用的技法充滿熱情,從而表現他們與世界的關係。這個展覽讓人們有機會瞭解一位運用演算法作畫的藝術家。
羅丹博物館《芭芭拉·赫普沃斯》
2019 年 11 月 5 日至 2020 年 3 月 22 日
在法國不甚出名的芭芭拉•赫普沃斯(Barbara Hepworth)曾經為 20 世紀的英國雕塑領域帶來變革,並且得到了同時代男性藝術家們的認可,尤其是蒙德里安(Mondrian)和畢卡索(Picasso)。芭芭拉•赫普沃斯借助造型和體量將雕塑材質變成富有生命力的散文詩。她的最大靈感來自大自然,但是她的作品卻曾經深受二戰的影響。正是二戰促使她與一切導致誇張和晦澀的元素決裂。喜愛赫普沃斯作品的人都是心平氣和之人。這就是她的指標。